为了能够更准确地确定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探索新的观测技术。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根据浑天说制造了浑仪,经过历代观测者多番改进,一直到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彻底改变浑仪的结构,创制了简仪。
简仪由古代浑仪简化而来,在简仪诞生之前,这类古代天文观测仪器经历了一系列演变。
简仪的发展
自西汉制造出铜浑天仪以后,历代都有人改进、完善它。东汉中期,为了便于用浑仪观测太阳的位置,天文学家傅安、贾逵于永元十五年(103年)制出名为“太史黄道铜仪”的浑仪。此后,随着观测内容扩大,浑仪上的圆环也在不断增加,到唐宋时一个浑仪上甚至有十几个圆环。同时这也导致了它在构造上存在两大缺点:一是装配复杂,众多环圈中心都相重合,装配起来难免产生中心差,二是环圈交错,彼此遮掩,给观测带来不便。从北宋开始,逐渐出现了简化浑仪的趋势。北宋的沈括创制了新型浑仪——取消白道环,缩小某些部件的横截面积,以及透过调整黄道、赤道及地平诸环的位置,把它们做成扁平圆环,以减少对视线的遮挡。元代郭守敬设计制造的简仪与沈括简化浑仪的工作相呼应,只是他的简化更为彻底。他把经度、纬度、黄道这三个最重要的环分开安装,把其余环道统统从浑仪上去掉,另外打造了11个专门仪器。如此一来,这个简化浑仪的精度得到大大提高,而且操作简便。
简仪的结构
简仪主要由一架赤道经纬仪和一架地平经纬仪组成。它的上部有四道圈,构成赤道经纬仪,由上至下,依次是定极环、四游环、赤道环和百刻环。位于顶部的是定极环,用以校正仪器的极轴指向。定极环下面是四游环,用来测定天体的去极度。利用四游环和赤道环以及附属的界衡,可以测定天体的入宿度。(天体距北极的度数,称"去极度";天体与二十八宿中某个宿的距星的度数,称"入宿度"。在古代,去极度和入宿度是表示天体位置的最主要数据。)简仪的下部有两道圈,组成地平经纬仪。竖直的由东向西转动的是立运环,当旋转窥衡(窥管)瞄准日月星辰时,可以测量天体的地平高度。平卧在下面的是阴纬环(地平圈),用以测量天体的方位角。(原先的浑仪只能测天体在中天时的地平高度,无法用来测量天体的方位角和处于其他位置的地平高度。)此外,它的底座上开有水平沟,并装有一只正方案,用以校准仪器的水平和朝向。
除了简化的结构,简仪还有两项为人称道的创新设计。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郭守敬在窥衡上添加了十字丝,用以精确对准天体。这个设计至今还在绝大多数天文望远镜寻星镜上应用,而且还被推广应用到狙击步枪瞄准镜上。
在简仪的结构中,赤道环可以在固定的百刻环上转动,试想一个扁平的大铜圈在紧挨着的另外一个扁平大铜圈上旋转,那么滑动摩擦的阻力就会很大,旋转起来必然费劲。郭守敬在“百刻环内广面卧施圆轴四,使赤道环旋转无涩滞之患”,即在两环之间平放四个圆筒形的短铜棒,让两个接触面之间,由原来的滑动摩擦改变为滚动摩擦,旋转起来非常灵便。它可以说是近代滚球轴承和滚筒轴承的祖先。郭守敬发明和应用的轴承,比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设计滚筒轴承大约要早两个世纪。
简仪的贡献
利用简仪和其他仪器,郭守敬取得了一系列天文成果。例如,他精确测得一年为365.2425日(该数据与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了26秒);通过全天星表测定,测得恒星约2500颗;重新测定了黄道与赤道的交角……在这些实际观测的基础上,郭守敬和他的同事们于公元1280年修成了一部新的历法——《授时历》。
简仪是我国天文仪器制造史上的一大飞跃,它比西方同类仪器早诞生三百多年,欧洲直到1598年才由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明与之类似的装置。它作为中国古代科技的代表,被多次印在邮票上和宣传画上,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中国和丹麦联合发行古代天文仪器特种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