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 学术活动 >> 正文

彭桓武科教合作中心量子论坛第三百九十八讲:重离子俘获过程的系统研究

发布人:科研办日期:2025-03-27浏览数:

报告题目:重离子俘获过程的系统研究

报  告 人:王宁 教授(国家优青),广西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重离子熔合反应、原子核质量

报告时间:2025年4月1日(星期二)上午10:00

报告地点:量子楼410报告厅

报告摘要:

重离子熔合反应目前是合成丰质子新核素以及超重元素的主要途径,弄清楚俘获势垒对于理解熔合机制至关重要。目前理论上已经发展了许多熔合模型,有基于量子隧穿机制的,也有基于半经典动力学框架的。我们基于这些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重离子熔合反应机制,为实验合成新核素与超重核素提供理论支撑。结合实验测量的几百组熔合反应的截面数据以及出射碎片的质量-总动能分布,我们对重离子熔合势垒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计算俘获截面的通用Wong公式以及鉴别深度非弹性散与准裂变碎片的统一方法。基于Skyrme能量密度泛函,我们分析了俘获势阱深度对深非弹以及准裂变的影响,提出了实验测量势阱深度的观测量。此外,结合时间相关的Hartree-Fock理论,我们对重离子熔合反应的俘获阈能、弹靶接触时间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除了弹靶的形变,弹靶接触时体系的激发能也会对势垒分布宽度产生影响,从而会影响垒下俘获截面。

报告人简介:

王宁,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广西核物理与核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先后获得广西优秀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重离子熔合反应、原子核质量等研究。提出了一个高精确度的核质量模型,得到了同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被引用1500余次;还提出了重离子熔合反应截面的通用Wong公式以及改进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为实验合成新核素以及探索熔合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