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至18日,华中核理论中心(Central China Center for Nuclear Theory,C3NT)成立仪式暨核理论前沿国际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波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百余名核理论领域专家学者齐聚武汉,共同探讨核理论前沿热点,谋划国际合作与发展。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多位知名专家与会,包括北京大学罗民兴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马余刚院士,华中师范大学许怒教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张焕乔院士,清华大学邹冰松院士,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美国核物理理论中心INT原主任Larry McLerran,德国波恩大学Ulf-G. Meissner教授,波兰Wroclaw大学Krzysztof Redlich教授,以及法国CEA-Saclay理论物理研究所(IPhT)资深科学家、国际著名期刊《Physics Letters B》编辑、欧洲核理论中心ECT*原主任 Jean-Paul Blaizot,基金委数理部原常务副主任汲培文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恩科教授等。
开幕式上,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致辞,代表学校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基础科学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引擎,其中核物理与理论物理研究对于探索宇宙奥秘、推动人类科技发展以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至关重要。华中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建设高校,长期重视物理学科发展,自1977年成立粒子物理研究所(IOPP)以来,已在高温高密核物质、强子物理等领域取得国际瞩目的成果。
华中核理论中心主任王新年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心成立的历史背景及未来规划。他表示,华中核理论中心依托于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汇聚已有的丰富科研资源和平台,包括夸克与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夸克物质及探测技术国际合作联合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硅像素实验室(PLAC)以及核科学计算中心(NSC3)等。未来,中心将聚焦核结构、极端核物质、强子物理、核天体物理,以及核理论与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的交叉应用,打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学术平台,推动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出与高端人才的培养。
美国核物理理论中心(INT)主任Sanjay Reddy教授和意大利欧洲核理论中心(ECT*)主任Bira van Kolck教授分别在会上致辞,热烈祝贺C3NT的成立,期待未来深化与中心的国际合作。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著名理论物理专家、欧洲核子中心CERN理论部继任主任Urs WiedemannUrs Wiedemann教授表示,C3NT的成立不仅对华中师范大学意义重大,更对全球核理论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将成为类似于INT和ECT*的国际核理论重要研究基地。
研讨会期间,围绕极端核物质与重离子碰撞、核结构与核天体物理、人工智能与核物理交叉应用等六大热点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共有20位国际专家作了精彩报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华中核理论中心揭牌仪式及理事会与科学顾问委员会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2026年度研讨会的主题及区域合作项目规划。
华中核理论中心的成立,不仅体现了华中师范大学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战略布局和重要举措,更为全球核理论研究的合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与契机。中心将积极响应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以武汉为核心枢纽,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安徽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南师范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密切合作,通过长、短期研讨会、年度QCD华大讲习班以及亚太区域会议等多种形式,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核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协同发展,为全球核理论领域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7UOHoU95PdMpfQLUOWeNA
华中核理论中心官网:https://c3nt.ccnu.edu.cn/